- 取得連結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臺北市西門町成都路 1965 vs 2017
左圖為潘月康於1965年6月8日拍攝之臺北市成都路東端街景,鏡頭在西寧南路口往東望,遠方路口為西門圓環,畫面中央的塔狀廣告物位於成都路與漢中街交會處東側。
右圖由張哲生於2017年10月2日在同地拍攝,可以看到這一段成都路兩側大部分的建築物,除了頂樓加蓋外,並沒有什麼改變,因為這些房子坐落在熱鬧的西門町,讓房東長年有可觀的店租收入而無意改建。
左圖裡,西門町著名的媽祖廟「台北天后宮」就隱身在畫面左側的永祥銀樓與民生中西參藥公司之間,今址為成都路51號。此外,1965年成都路兩側的店家,在經過半世紀之後還存在的只剩下三家;畫面左邊有太和蜜餞行(今名太和傳統餅,今址成都路47號),畫面右邊則有全泰茶莊(今址成都路36號)與南美咖啡(今址成都路44號)。
什麼?你沒看見南美咖啡?它就開在金陵源紀服裝號隔壁、台北天后宮正對面,因為它的招牌是掛在店舖正面,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不清楚。那麼,既然有南美咖啡,那麼隔壁和它一樣號稱自己創立於1956年的蜂大咖啡(今址成都路42號)怎麼不見蹤影呢?
事實上,西門町成都路上這兩家知名的老咖啡店雖都說自己是1956年創立,但都不是從這一年開始賣咖啡的。
1956年,王振富在臺北市成都路開了一家名為「樂園麵包」的西點蛋糕店,之後他在1962年正式成立南美股份有限公司,並將店名改為「南美咖啡」,專營咖啡豆品之進口、烘焙與販售。至於隔壁蜂大咖啡的故事就複雜得多了。
同樣是1956年,曹志光接下了家族的養蜂移植出口業務,創立了蜂大食品(所以蜂大這名字的確是和蜜蜂有關)。
有一回他趕船移蜂到馬來西亞,沒想到蜜蜂在途中受到驚嚇,上萬隻蜜蜂一湧而上,忘了穿防護衣的曹志光慘遭大量蜂螫,在醫院住了好幾天,才把命救回來,從此家裡便不准他再養蜂。
於是,曹志光聽從親友建議,準備移民美國,並決定出清在臺灣的所有財產;就在他舉家遷美之前,在蜂大咖啡現址開店的房客,因為生意好而不肯搬走,身為房東的他只好找律師打官司,最後官司雖贏了,但條件是房子必須是自用。
原本是要出清財產,結果卻留下一個燙手山芋,不僅無法出售,還只能自用!這時候,曹志光想到自己每次出國時,親友總會託他買國外的咖啡豆和煮咖啡的器材,既然自己愛喝咖啡,又熟悉進口咖啡的管道,於是他便決定留在西門町這棟只能自用的房子裡賣咖啡。
所以,南美與蜂大這兩家老字號咖啡店,是誰比較早出現在成都路上,看這張照片便一清二楚了。
《認識 台北天后宮》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號的台北天后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迄今已有270年歷史。
1746年(清乾隆11年),艋舺的行船業者於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口)合建寺廟供奉媽祖,取名為「新興宮」,當年與龍山寺及清水巖祖師廟並稱艋舺三大寺廟。
1943年(昭和18年),日本政府以開闢防空道路(今西園路)為由徵收土地,強行拆除「新興宮」,宮內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1948年,地方人士申請位於成都路北側近西寧南路口的「弘法寺」(日治時期供奉弘法大師,興建於1910年)為新廟址,將寄人籬下的天上聖母神像從龍山寺迎接出來,於農曆六月初一入廟,並將寺名改為「新興宮」。
新興宮剛遷進弘法寺時,本無供奉弘法大師,後因有信徒被弘法大師託夢,說弘法大師神諭,此廟本為其寺,戰後雖改奉媽祖,仍應祀奉弘法大師神像,以示紀念;廟方從之,於側殿奉祀弘法大師。
1952,配合天上聖母尊稱,將廟名改為「台灣省天后宮」。
1953年,寺廟後方的國際大舞廳發生火災,延燒至天后宮,令其燬於一旦。
1959年,媽祖壹仟年聖誕紀念,改建正殿為閩南式建築。
1967年,配合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改稱「台北天后宮」。
目前台北天后宮仍留下「弘法寺」精緻的石佛雕像,而弘法寺屬於真言宗的高野派,真言宗乃日僧空海所創的日本密教宗派,又稱「東寺密教」。
自1973年以來,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及東京別院在每年十月到十二月間都會輪流派遣高僧到台北天后宮,舉行朝聖禮佛法會。
台北天后宮的主神是媽祖,陪神是弘法大師,全臺灣只有台北天后宮有供奉弘法大師,因此遠從日本而來的觀光客非常多。
相傳媽祖本名林默(因出生後不哭不鬧,故取名為默,小名默娘),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誕生在福建路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
林默娘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尊稱為媽祖(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台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從南宋到清代,大多數史料公認媽祖自幼有異能,其生日(農曆3月23日)雖只見於《東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媽祖信徒奉為媽祖生辰,並年年舉行慶典。
媽祖是從中國福建一帶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例如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臺灣海峽的媽祖傳說。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若稱「天妃」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
而台灣的媽祖傳說,大都是媽祖用裙擺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空投炸彈。二次大戰期間,盟軍丟兩顆炸彈在臺中大甲街上,一顆炸燬火車站一帶;一顆未爆彈落在媽祖廟旁的市場邊,當時鎮殿媽祖的雙手是張開的,民間流傳是鎮殿媽祖顯靈接砲彈,才使鎮瀾宮城內一帶沒有受到炸彈損傷。另外,朴子配天宮也有同樣的故事,二戰期間盟軍丟了一顆飛彈在朴子街上水塔附近,配天宮媽祖用裙擺將飛彈接住丟入朴子溪中,使得朴子街免受戰火的波及。而雲林西螺、彰化縣埤頭合興宮、屏東萬丹萬惠宮也有類似的傳說。
近年媽祖在東亞海洋史的研究引出東亞在西方航海地理發現前己有的朝貢貿易、琉球網路及跨國移民史討論,而媽祖信仰圈成為東亞海洋經濟及社會結構形成的歷史見證之一。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前往張哲生專頁之相關今昔對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