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陸家嘴的崛起

福德平宅的生與滅

台北市福德平宅 1970 vs 2015

1970 2015

左圖由陳漢中於1970年1月13日在台北市五分埔拍攝,畫面中的樓房群為甫興建完成的平價住宅「福德社區」,亦稱福德平宅。

右圖由網友陳紀銘於2015年9月21日拍攝,當時台北市政府正在拆除福德平宅。

坐落在台北市五分埔地區的「福德平宅」是當年台北市政府為安頓貧民而特別建造的平價住宅之一,共有504戶,供貧民居住,可是因為地處偏遠,1970年落成時並沒有住滿,顯得有些冷清。

位於此地的廣慈博愛院及福德平宅,分別於1969年與1970年由台北市政府興建完成,作為當時台北市長者及低收入戶照顧安置場所。

2010年8月,台北市政府鑑於此處之地上建物老舊、土地低度利用,已不符使用效益,為活化土地資源,並兼顧弱勢族群權益,積極推動「民間參與廣慈博愛園區興建及營運案」,採「都市發展與社會福利兼顧」方式規劃再開發,並結合民間資源,原以BOT方式投資及營運,希望將這裡打造成為「活力健康‧樂活臺北」的多元社會福利園區,以帶動經濟發展並創造市民福祉。可惜接下此案之特許公司並未如期取得建造執照,延宕社福設施開發興建與推動期程,違約情事重大,北市府於2011年8月23日與其終止契約。

此案經交付仲裁,於2013年2月25日作成仲裁判斷,特許公司應塗銷土地地上權設定,返還土地予北市府。北市府據此結果於2013年3月5日予以塗銷地上權在案,且為維護公共利益,業於2013年6月5日取回土地。

北市府為能兼顧都市發展與社會福利,於2015年改採「特定專用區」開發方式進行園區整體開發計畫。

2015年,文資團體提出申請,希望將已有45年歷史的福德平宅列為市定古蹟或歷史建築,但台北市文資審議委員會在5月26日決議未列文資建物,於是台北市政府於8月28日開始動工拆除,並在9月25日完成拆除作業。不過,北市府為了留給當地民眾一個回憶,再加上文資團體持續陳情抗議,六棟福德平宅只拆了五棟,留下一棟未拆。

未來廣慈博愛院將興建社福機構及公共住宅的複合型社區,目前規劃一房型(10坪)1680戶、二房型(17坪)840戶、三房型(23坪)280戶。總計2800戶公共住宅之中,有500戶原福德平宅戶數補助弱勢家庭居住,後續將由社會局訂定招租條件及審核申請人資格,並以混居方式配置,降低平宅印象;另外,此案完工後首要任務將作為周邊私辦都更的中繼住宅。

另為達信義區擴大延伸效果,將園區結合永春陂再發展計畫、捷運信義線東延段及信義區公所遷移,並配合北市府「4年2萬戶,8年5萬戶」之公共住宅興建目標,北市府積極推動「廣慈博愛園區整體開發計畫」,發展複合式公共服務園區,帶動地方發展,促進周邊地區更新再造與發展。

北市府社會局於社福設施規劃部分,未來園區除延續「廣慈博愛院」安老扶弱精神,建構含老人、兒童、婦女、身障者等弱勢族群之多層級照護福利園區,並規劃提供約1萬坪之社福設施空間,達成照顧弱勢族群與高齡者之社會使命與責任;同時結合公共住宅、開放空間綠地、信義區公所及捷運信義線東延段等,提升土地經濟效益與都市服務機能。

廣慈博愛園區現已完成主要及細部都市計畫變更,全區變更為「公共設施特定專用區」,全案預計於2017年開工、2021年完工。

《認識 五分埔》

五分埔位於今台北市信義區(原屬松山區,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重劃,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設為信義區),面積約四甲,是一片坡地,周圍為四獸山,範圍約為今忠孝東路五段、松山路以東、中坡北路一帶的永吉里,鄰近台北捷運後山埤站及台北捷運松山線松山站。

五分埔在清領時期為原住民平埔族麻里錫口社的活動範圍,清乾隆34年(1769年)時,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的「周、何、沈、杜、李」五姓人家,向平埔族人買下這塊荒埔地合力開墾,因而得名「五分埔」。

五分埔大部分土地很貧瘠不宜農耕,再加上該地段後來設置了精神療養院和豬哥寮(種豬繁殖交配所),更被一般人視為卑賤之處,昔日曾流傳過「五分埔要吃痟,肖病院兼豬哥寮」或「五分埔的人有夠衰洨,有瘋人院還有豬哥寮」的俗語。

1929年,日人在五分埔興建私立精神療養院「養浩院」。1932年7月,台灣總督府於五分埔動工興建總面積達11,644坪的「養神院」,1934年竣工,為國營的精神療養院。二戰後,1945年11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衛生局接收了養神院,將之更名為台灣省立五分埔療養院,但一個月後,負責接收的院長宋尚德,向行政長官公署表示埔為「墳墓」之意,希望能將院名改為「台灣省立錫口療養院」,而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也同意了。之後,因應1967年台北市將升格為直轄市,台灣省立錫口療養院遂於1966年5月9日更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療養院。

後來,台灣省政府找了桃園縣政府商量,覓得位在桃園與八德交界縱貫線旁的一塊地,用來蓋新的療養院和綜合醫院。1971年,台灣省政府準備出售省立台北療養院之土地共3,833公頃,同時進行將療養院遷建桃園縣並設立綜合醫院之計畫。1979年12月15日,台灣省立桃園療養院與隔壁的台灣省立桃園醫院同時啟用,而原本位於五分埔的院舍則改建為住宅大樓。

不過,雖然省立台北療養院從五分埔搬到桃園八德,但台北市政府仍在1969年4月15日於五分埔附近的山坡地(今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309號)成立了台北市立療養院(俗稱松山療養院),現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屬於精神科專科醫院,因此精神療養院始終離不開五分埔。

1970年7月19日《聯合報》報導:「位於台北市松山五分埔新建的平價住宅福德社區,市府社會局正舉辦多項家庭手工藝訓練,輔導貧民就業,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環境。據市府社會局說,該社區現已遷人貧戶三百六十三戶,計一千二百九十七人,所舉辦的家庭手工藝訓練,是洽請民營廠商,委託製作棒球手套,毛衣編織,玩具製造,縫紉等,接受輔導的十分踴躍。社會局說:福德社區係本年三月間列為社區發展,但因居民成份複雜,生活貧困,一般水準較低,對其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改善實為刻不容緩之工作,各項社區發展事業已規劃完畢即可付諸實施。新的工作計劃包括:(一)設立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各項文娛活動。(二)興建兒童遊樂設施。(三)設立社區福利社及菜市場。(四)種植樹木花草以美化環境,(五)舉辦手工訓練及輔導就業。」

平價住宅政策緣於1964年執政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決議,通過「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加強社會福利措施增進人民生活實施方針」,其中明列社會救助及國民住宅為社會福利方針之二。在當時,全台唯有台北市實行平宅政策。

台北市平價住宅政策的形成關乎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的特殊處境。1960年代初,即戰後,台北市人口急速成長,與所有第三世界國家同樣經歷都市非正式部門之社會經濟問題。據統計,1963年台北市的違建戶共52,887棟,居住於違建內之人口共292,800人,佔全市人口的28.5%。

自1970至1979年間,政府動用來自於1964年土地增值稅設立的社會福利基金 ,陸續在台北市興建了四處平價住宅(今信義區的福德平宅、今大安區的延吉平宅、今文山區的安康平宅、今萬華區的福民平宅),輔導進住的低收入戶及部分受災戶及難僑共約六千人,社會局估計約佔當時低收入戶人口的五分之二,還有甚多低收入戶散居社區中,其中不乏自搭違建或寄人籬下,因此有學者認為,台北市平宅政策之形成,並非來自都市底層人民的需求及都市住宅缺乏的壓力,而是受到國家民生主義計劃的社會政治意識型態與先進國都市住宅形象的作用之影響下,所產生的貧民救濟住宅政策,目的在於作為國家合法性的來源以及主政者施行德政的政治計畫 。

前往張哲生專頁之相關今昔對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