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陸家嘴的崛起

台北小南門整形前後

台北小南門 1962 vs 2016

1962 2016

左圖由 Ben Hilmes 於1962年拍攝,在台北市愛國西路與延平南路口,往北望著再過幾年就要被改建的小南門。

右圖由張哲生於2016年2月3日在同地拍攝。

對照之下,我們可以看到昔日的小南門樣貌,和現在有著極大的差異;事實上,原本是燕尾歇山頂造型之樓閣式城門的小南門,在1966年被當時的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改建成了華北宮殿樣式,僅有石構臺座及圓拱門被保留至今。

我的感覺是,以前的小南門就是一座城門的樣子,而改建後的小南門則比較像是一座迷你宮殿。不過說真的,看到現在城門基座的石磚紋路和老照片裡一模一樣,還是會感動的。

清代台北府城的小南門,位於南側城牆偏西近轉角處,其正式名稱為「重熙門」,取「盛世興隆,光輝普照」之意,興建於1879年,現為國定古蹟,坐落在今台北市愛國西路與延平南路交會處。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6月7日,由商人辜顯榮為前導的日本侵台軍到達台北城北門之外,城內老婦人陳法與家眷冒著城內動亂登上城牆,放下竹梯打開城門,日軍於是輕易進了台北城;同月17日,日軍舉行「始政式」,象徵日本正式統治台灣。

進入台北城後,日本殖民政府對於原本設計中帶有防備日本性質的台北城牆之存在價值,產生了議論。1897年成立的「台北市區計畫委員會」開始研議拆除台北城牆,並隨即在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將部份城牆連同城內原有清朝時代建築物(如文廟、武廟)等一併拆除。

1900年,台灣正式實施歷史上的第一次都市計劃,台灣總督府進行「台北城內市區計畫」,將護城河填平,把城垣至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並以增闢九個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城牆,西門(寶成門)也就是在這時候遭到拆除的。

而真正開始大規模地拆除城牆,約在1901年的「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前後。該計劃重點乃加快原本已在進行中的拆除城牆工事。於該計劃裡,臺北城的所有城門本應該全數拆除;不過因為拆除西門後的民間反彈壓力,讓總督府改變原計畫,留下了還沒拆除的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及小南門(重熙門)。

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門之外,台灣總督府幾乎已將台北城的所有城牆拆除,拆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以建造台北刑務所(今台北監獄遺址)與兵營區(後來曾是陸軍總部所在,已改建為中正紀念堂),此段圍牆現為市定古蹟「台北監獄圍牆遺蹟」,還有一部分成為北署(今台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之建材。

小南門位於台北市愛國西路與延平南路交會處的圓環中央,建立之初作為台北城內通往板橋、中和的孔道,城內連接小南門街(即今延平南路中山堂以南路段,而今延平南路在中山堂以北路段稱為撫台街),在日治時期屬於書院町。

相傳小南門是當時板橋富賈林本源家族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台北府城所捐建,因此相較於其他四座碉堡式城門,小南門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拆除台北城垣、城廓和西門,小南門則被規劃為圓環綠地。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小南門為台北府城五城門中最為小巧者,屬於燕尾歇山頂造型的樓閣式城門,可惜的是,在1966年,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全面改建為中國大陸北方宮殿式建築,導致原貌盡失。

原本北門也在改建之列,不過由於當時台北市政府已經計畫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橋(忠孝橋引橋)通往三重,並直接通過北門所在位置,因此並不打算改建北門,而是直接拆除之。後來,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台北市政府才同意修改興建方案,改將忠孝西路高架橋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於是,北門便成了唯一保留原始樣貌的古台北城城門,也是目前世上僅存的閩南式碉堡城門。

前往張哲生專頁之相關今昔對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