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陸家嘴的崛起

台北南門整形前後

台北南門(麗正門)1940 vs 2016

1940 2016

左圖拍攝於1940年(日治時期),右圖由張哲生於2016年7月29日在同地拍攝,對照之下,可以清楚看到南門的閩南碉堡原貌與1966年改建後的華北亭閣樣貌之差異。

南門坐落在今台北市愛國西路與公園路口,亦稱大南門(相對於小南門而言),正式名稱為「麗正門」,現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清代時,南門為台北城的正門,規模為台北城五個城門之中最大者,當時許多民眾習慣從此門進出台北城。

南門的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與其它城門均不同,屋頂形制為四面屋坡的屋頂上頭再加一層屋頂的「重簷歇山式」,顯得華麗壯觀。

1966年,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南門的城樓,即樓閣部份,由閩南式的碉堡城樓改建為風格迥異的中國北方的綠琉璃瓦頂亭閣式建築,僅剩城門之基座保持原貌。

《台北城的歷史》

台北城是指台灣在清朝統治期間,於台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由於位處台北府,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

有別於台北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台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或「城中」,此稱呼至今而被沿用(例如某銀行之城內分行)。城內亦為台北三市街之一,清領時期台灣兩大行政機關:台灣巡撫衙門和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皆設於此。

這座使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清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清光緒8年(1882年)開工,清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實際存在的時間卻不到30年。

清光緒10年(1884年)中法戰爭之際,從基隆進軍北台灣的法軍,在進軍至暖暖一帶即被清軍擊退。為抵禦外敵而趕工完成的台北城,幸運地在此戰裡免受戰火試煉。不過在11年後(1895年)發生的台民抗日乙未戰爭中,台北城卻也沒發揮原本應有的防禦功能,便被侵台日軍「兵不血刃」地輕易入城。

當年侵台日軍之所以能如此順利進入台北城,由鹿港來台北經商的辜顯榮是其中的關鍵人物。當時辜顯榮眼見在台北任職的清朝官員一一離去,為了抵抗日軍侵入,以清朝為宗主國而臨時成立的台灣民主國又頹圮不成氣候,為避免台北城內陷入持續騷亂局面,辜顯榮於是決定自行請纓前往基隆向日軍投降,並指引日軍前往台北。

這段過程在台灣通史中有以下描述:「林維源、林朝棟、丘逢甲相率去,艋舺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議彈壓而無力可制。往商大稻埕李春生請赴日軍求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臺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請定亂,許之,日兵遂進。十八日,能久親王至。二十一日,總督樺山資紀亦至,遂開府於此,以理軍民之政。」

此外,《台灣總督府大誌》也有這樣的記載:「台北有如活地獄般混亂,士紳們決定派遣商人辜顯榮迎接日軍進城。七日,日軍終於兵不血刃地進入台北城。」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6月7日,由商人辜顯榮為前導的日本侵台軍到達台北城北門之外,城內老婦人陳法與家眷冒著城內動亂登上城牆,放下竹梯打開城門,日軍於是輕易進了台北城;同月17日,日軍舉行「始政式」,象徵日本正式統治台灣。

進入台北城後,日本殖民政府對於原本設計中帶有防備日本性質的台北城牆之存在價值,產生了議論。1897年成立的「台北市區計畫委員會」開始研議拆除台北城牆,並隨即在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將部份城牆連同城內原有清朝時代建築物(如文廟、武廟)等一併拆除。

1900年,台灣正式實施歷史上的第一次都市計劃,台灣總督府進行「台北城內市區計畫」,將護城河填平,把城垣至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並以增闢九個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城牆,西門(寶成門)也就是在這時候遭到拆除的。

而真正開始大規模地拆除城牆,約在1901年的「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前後。該計劃重點乃加快原本已在進行中的拆除城牆工事。於該計劃裡,臺北城的所有城門本應該全數拆除;不過因為拆除西門後的民間反彈壓力,讓總督府改變原計畫,留下了還沒拆除的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及小南門(重熙門)。

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門之外,台灣總督府幾乎已將台北城的所有城牆拆除,拆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以建造台北刑務所(今台北監獄遺址)與兵營區(後來曾是陸軍總部所在,已改建為中正紀念堂),此段圍牆現為市定古蹟「台北監獄圍牆遺蹟」,還有一部分成為北署(今台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之建材。

1905年,台北都市計畫公告,將台北城的城牆遺址,改建為三線道路,並設計為園林大道,其構想源自維也納的三線道公路。當年都市計畫中的三線道路即為清台北城之城牆範圍加上由護城河填平的區域所構成之四條大道,包括:東三線路(今中山南路)、南三線路(今愛國西路)、西三線路(今中華路),與北三線路(今忠孝西路)。

1909年,以舊城牆原有範圍與基石為準而興建,寬度四十公尺的台北環城道路「三線路」正式完工。之所以被稱為三線路,是因為道路仿照歐洲都市規劃範例,於路中設置兩大綠地作為分隔島,將路面區分為「三塊」之故。

日本政府在三線路沿線刻意營建的的仿西洋式建築景觀秀麗,富異國情調,當時曾有「東方小巴黎」之稱。1930年代,台灣引進西洋風俗,開始興起自由戀愛風氣,三線路一帶便成為台北市區內約會散步的好地方。在民謠《月夜愁》的第一段歌詞裡便有這樣的敘述:「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表達了等待戀人時的焦急心情。

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此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五座城門裡的大南門(麗正門)可通往景尾(景美)、深坑、石碇,是台北城最大的城門。與大南門同樣位於城池南側的小南門(重熙門),則是通往枋橋(板橋)的廊檐式城門;相傳小南門是板橋富商林本源家族為了可以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以方便出入台北府城所捐建的,因此相較於其他的碉堡式城門,小南門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

而五座城門當中居城池東邊,可通往錫口(松山)、基隆方向的東門則和北門相似,皆為重視防衛功能的碉堡式城門。

北門、東門與南門這三座城門原本是中國南方閩式建築的紅瓦城樓,然而,台北市政府於1966年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全面改建為風格迥異的北方式綠琉璃瓦頂亭閣式建築,原貌盡失。

北門原本也在改建之列,不過由於當時已經計畫在忠孝西路上興建高架道路,並且將通過北門所在位置,因此預定直接拆除北門(1976年高架道路開工後,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市政府才同意修改興建方案,讓高架道路改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所以北門便逃過了此劫,成為世界僅存的閩南式碉堡城門。

1998年9月3日,台北城僅存的四座城門經文化部公告,以「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之名,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前往張哲生專頁之相關今昔對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