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陸家嘴的崛起

搭公車

在臺北市區搭公車 1974 vs 2017

1974 2017

左圖拍攝於1974年,右圖由張哲生於2017年9月21日在臺北市搭乘49路公車時拍攝。對照之下,來自窗外的自然通風變成了窗戶打不開的空調冷氣、上車時由車掌小姐剪票變成了悠遊卡感應付費、通知司機要下車的拉鈴變成了按鈴……

最早臺北市各家公車業者皆自行發售種類各異、只適用於自家路線的紙票。在實施聯營制度後,為求能夠「一票通用」,因此改由聯管中心統一發行紙票,票種分為普通票、優待票與學生票(須向學校登記,由校方代購)。冷氣車投入營運行列後,也曾發行專用乘車代幣(過去冷氣車的票價略高於非冷氣車)。

隨著負責剪票的車掌在精簡人力的需求下逐漸被裁撤,司機必須兼顧駕駛與剪票工作(即所謂的「一人服務車」),導致營運效率下降,剪票制度因此於1994年初廢止,改全面採取上、下車投入現金收費。

臺北市區的公共汽車起源於1922年,由日本人創設的「臺灣自動車株式會社」;初期僅有一條萬華至臺北橋的路線,後經本省人士出資接辦,最後由市府徵購。

由於經營良好,使其於1937年時遽增到120輛車 、14條路線, 是日治時代臺北市公車業務之巔峰時期。可惜後來中日開戰而資源匱乏,公車運輸也隨之陷入半停頓狀態。

戰後,臺北市政府將自來水、瓦斯、公車三種公共事業合併管理,於1946年4月1日正式成立「臺北市公用事業管理處」。他們接收了56部老舊車輛,然而其中卻只有4部可用, 僅能供兩條路線行駛。

初期,臺北市政府無力投資公共汽車業務,但在員工積極的整修下,至1946年10月,共有28輛公車恢復了以往的榮景,馳騁於市區8條路線,使當時財經狀況岌岌可危的臺北公車業務得以維持。

1952年,臺北市政府將公共汽車自「公共事業管理處」分出,成立「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

1969年,更進一步開放公車民營,使得公車企業蓬勃一時。當時除市公車處800輛車以外,欣欣客運200輛、大有巴士155輛、大南汽車100輛、光華巴士120輛 ,剎那間增加575輛,而路線則自56條增加至102條。

1977年,臺北客運、三重客運、三重市公車(今首都客運)、指南客運、中興大業巴士等五家公司加入聯營,確立了臺北市公車的發展。

1996年3月,臺北第一條捷運─木柵線正式通車,捷運在此後便迅速擴展。公車企業為尋求新商機,於1999年10月開辦捷運接駁公車, 使捷運與公車能相輔相成。

隨著臺北捷運路網的初步完成,為鼓勵市民使用大眾運輸,臺北市政府於2003年11月實施捷運與公車雙向轉乘優惠措施,至今,許多臺北市民的生活已與大眾運輸密不可分。

為提升臺北公車的服務品質,1992年開辦「聯營公車營運服務指標評鑑」,在臺北市政府的獎勵、監督與業者努力 地爭取榮耀下,臺北各公車業者的服務品質已大幅進步。

今日,臺北地區之聯營公車業者已高達15家,共有4000多輛車,近300的條路線。相信在所有的聯營公車業者努力下,臺北市的公車將更趨完備,為臺北都會區的市民帶來更便捷的生活!

前往張哲生專頁之相關今昔對照

留言